文汇报:创业,可持续才有生命力——上海理工大学校长许晓鸣呼吁更多民间基金关注大学生创业企业
发布时间: 2010-06-22   发布人:   访问次数: 2307

        从编制创业计划开始,到工商登记注册,以及企业成立后的内部管理、市场、资金、团队运作等等,学生创业企业会碰到比一般企业更多的困难。记者了解到,在上海理工大学,除了给学生提供科技创业基金会的资金资助,还为这些创业者提供了公司注册、公共商务、人事代理等“一条龙”服务,连学校的图书馆、实验室也对他们开放。

        “创业一定要有长效机制,不仅仅是一时把公司开起来,还要让公司发展壮大,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。”上海理工大学校长许晓鸣昨天接受记者专访指出,一方面大学和社会为大学生科技创业企业提供完善的全程培育,让它们能健康成长,另一方面也期待能够创造环境,让更多的民间基金关注大学生创业企业。
 
创业大学生要冲破市场关卡
 
        许晓鸣认为,目前看来,大学生创业的企业依托的技术和产品都非常好,但是一碰到市场营销,我们学生的弱项就表现出来了。
        大学生在开拓市场上的障碍,源于他们社会经验的不足,所以现在有很多成功的创业者是在就业之后再去创业的。许晓鸣举例说,有一个学生毕业后先做推销员,碰了很多壁,也大致了解了一些社会规则,他这三年的推销员的生涯对他今后的创业就很有帮助。
        许晓鸣建议,大学生的创业企业,在构建团队的时候,不妨吸纳社会上一些有经验的营销人员。他也提醒那些创业失败的大学生,不必那么沮丧,要把每一次创业作为一个实习阶段,它很可能为最终创业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        为了提高创业学生的市场实战经验,上海理工大学和杨浦区商会联合建立了创业训练营,邀请一批成功企业家担任教练,和大学生结对,把社会经验传授给大学生。
 
创业基金可以分阶段投入
 
        在上海,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已经为众多的大学生创业提供第一桶金。许晓鸣在思考,这个基金的长效机制如何来维持。
        对于创业基金,许晓鸣建议分阶段投入,“我们过去是一次性投入,比如一次给大学生企业投入30万,而美国一些基金的做法是分阶段,比如第一阶段先给5万块,做得好,第二阶段再投入20万,这样风险就会少很多。”许晓鸣认为,美国的经济活力就来自于它的创业活动,每天有很多人开公司、创业,也有很多公司关闭,形成这样一个优胜劣汰的趋势。美国如今市值较好的很多公司都是由这种小公司发展起来的,而这些企业在初创阶段,民间基金给予了极大关注。
 
创新教育应该渗透到所有课程中
 
        在许晓鸣看来,大学培养人才的模式应该分为三类:研究型、应用型、创业型,上海理工大学将三种类型的比例设定为25%、70%和5%。这意味着,该校毕业生中有5%要创业。据悉,由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生作为创始人所带动的企业经济总量、产业经济规模已经相当于一个经济强国的实力,“美国大学生毕业以后都有这种创新的精神,这是未来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和潮流。”
 
        据许晓鸣介绍,上海理工大学的创业教育分成三层面。第一个层面面向全校所有学生,有两个学分是创业教育,着眼于培养一种精神。第二个层面为第二专业教育,其他专业的学生可以选修创业学专业,总共40个学分,针对创业专门设置课程,致力于培养复合型人才。第三个层面就是正式招收创业专业的学生,首先从大三开始报名,如今已经挑选了四五十个学生,组成创业班。
        “创新和创业教育应该渗透于大学的所有课程里面,在教任何课程的时候都要提倡学生崇尚创新,不能盲目重复过去。”许晓鸣说。